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南昌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流域生态学研究所南昌330031 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南昌330038
出 版 物:《动物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
年 卷 期:2014年第49卷第5期
页 面:657-665页
核心收录:
主 题:水深 冬芽 白鹤 小天鹅 东方白鹳 白琵鹭 鄱阳湖 沙湖 生态位
摘 要:为了了解水深和食物资源对水鸟栖息地利用的影响,2012~2013年越冬期,采用样方法,对鄱阳湖沙湖的白鹤(Grus leucogeranus)、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和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4种水鸟的数量、觅食地和休息地的水深以及主要食物——沉水植物冬芽的密度和生物量进行了调查。每个样方为150 m×150 m的栅格,全湖共设置152个样方。结果显示,10月份沉水植物冬芽分布的平均水深为(124.2±12.0)cm。4种水鸟觅食地的水深均显著高于其休息地的水深(白鹤:Z=11.96,小天鹅:Z=4.69,东方白鹳:Z=14.44,白琵鹭:Z=29.33,所有P〈0.01);对于2种食冬芽的水鸟,白鹤觅食地的水深、冬芽生物量、取食深度以及休息地水深均显著低于小天鹅(觅食地水深:Z=8.56,冬芽生物量:Z=2.93,取食深度:Z=14.69,休息地水深:Z=4.34,所有P〈0.05),但两者觅食地的冬芽密度差异不显著(Z=0.6,P=0.55);对于2种食鱼性水鸟,东方白鹳觅食地水深、取食深度和休息地水深均显著大于白琵鹭(觅食地水深:Z=10.60;取食深度:Z=9.35;休息地水深:Z=8.47,所有P〈0.01)。回归分析表明,白鹤、东方白鹳、白琵鹭的觅食个体数量均与水深呈二次项关系,个体数量最大的觅食地水深分别为23.9 cm,33.0 cm和22.6 cm;白鹤、小天鹅的觅食个体数量均与冬芽生物量呈线性关系。3种涉禽均只分布在一定的水深范围内,且同种食性的水鸟利用不同的水深从而减少在空间生态位的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