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大规模植被重建背景下的黄土高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 收藏

大规模植被重建背景下的黄土高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Land Use/Cover Driven by Large-scale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n Watershed in the Loess Plateau

作     者:秦伟 朱清科 左长清 单志杰 邝高明 QIN Wei;ZHU Qing-ke;ZUO Chang-qing;SHAN Zhi-jie;KUANG Gao-ming

作者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北京100048 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48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广州510611 

出 版 物:《水土保持学报》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 卷 期:2014年第28卷第5期

页      面:43-50,29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2804[工学-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83306[工学-城乡规划管理]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基  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38B06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00535)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901047 201201047) 

主  题:黄土高原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时空演变 植被重建 景观格局 

摘      要:运用RS和GIS技术,全面分析黄土高原北洛河上游土地利用/覆被时空演变。研究结果表明,近20余年,受大规模人工植被重建驱动,流域土地利用结构由农牧占绝对主体转变为农、林、牧均等复合,植被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分别提高至77%和24%,变化集中于1997-2004年。期间,耕地、草地大幅缩减,林地大幅扩张,建设用地增幅明显,农、林、牧和建设用地变化迅速、剧烈。受植被重建规模和降水的区域差异,林地和水域分布重心朝东南转移,建设用地、耕地和草地朝西北转移。耕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在沟间地的变化较沟谷地剧烈,草地和建设用地相反,坡、沟单元植被覆盖率分别提高至75%和81%。耕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在陡坡的变化强于缓坡,建设用地相反,草地和有林地在陡、缓坡变化幅度相当。植被重建后,流域景观联通性和聚集度降低,斑块镶嵌度和景观多样性提高,破碎度增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