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电针治疗缓解胃肠外科术后应激反应的临床研究 收藏

电针治疗缓解胃肠外科术后应激反应的临床研究

Clinical Trial of Electro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Relieving Stress Response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作     者:耿艳霞 陈栋 周海琪 程璐 裴颖皓 陈秋华 刁人政 GENG Yan-xia;CHEN Dong;ZHOU Hai-qi;CHENG Lu;PEI Ying-hao;CHEN Qiu-hua;DIAO Ren-zheng

作者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南京210029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南京210029 

出 版 物:《针刺研究》 (Acupuncture Research)

年 卷 期:2018年第43卷第12期

页      面:793-79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5[医学-中医学] 100512[医学-针灸推拿学] 10[医学] 

基  金:江苏省中医院课题(No.Y 17013) 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No.JD 201501) 

主  题:胃肠手术 电针 应激反应 D-乳酸 

摘      要: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内关穴对胃肠外科术后应激反应的缓解作用。方法:将40例择期行胃肠外科手术的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常规术后护理,电针组患者入重病监护病房0.5h后予电针足三里、内关穴,2Hz断续波,留针30min,间隔6h后予第2次电针。监测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检测术后24h内最高血糖值;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D-乳酸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血清Cort、ACTH及D-乳酸含量、血糖最高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电针足三里、内关穴可缓解胃肠道手术后应激反应,进而减轻胃肠黏膜损伤。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