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成都611137 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1137 四川省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四川成都611137
出 版 物:《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 卷 期:2018年第41卷第4期
页 面:28-31页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摘 要:目的:测定大黄甘草药对配方颗粒指标性成分含量,比较传统汤剂、配方颗粒及药对颗粒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对单味大黄、甘草配方颗粒、传统汤剂、药对颗粒测定指标性成分含量。结果:配方颗粒、传统汤剂、药对配方颗粒中均有大黄素、大黄酚、甘草酸铵指标成分,单味药配方颗粒含量最高,药对配方颗粒次之,传统汤剂最低。结论:大黄甘草药对颗粒与单味配方颗粒、传统汤剂所含指标性成分种类相同,但含量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