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阜外分型... 收藏

基于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阜外分型的外科治疗策略及早期临床结果分析

Surgical treatment strategies of acute Stanford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involving coronary artery based on Fuwai type and early clinical outcomes

作     者:刘雁翔 李岩 史艺 梁盛华 孙晓刚 Liu Yanxiang;Li Yan;Shi yi;Liang Shenghua;Sun Xiaogang

作者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血管外科中心100037 

出 版 物:《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年 卷 期:2018年第34卷第11期

页      面:641-64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基  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Z141107002514050) 

主  题:主动脉夹层 冠状动脉受累 阜外分型 

摘      要:目的依据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的阜外分型,研究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中针对冠状动脉的处理策略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阜外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冠状动脉处理策略依据冠状动脉受累的阜外分型制订,主要包括冠状动脉修复术(coronary artery repair,CAR)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分析不同治疗策略及方法的围手术期及中期随访结果。结果50例患者中CAR38例,CABG12例,其中包括术中补救性旁路移植(即CAR转CABG)3例和预防性旁路移植(即CAR加CABG)2例,随访4~32个月,平均18.6个月。CABG组围手术期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患者围手术期和随访期间均无死亡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基于阜外分型的冠状动脉处理策略对于冠状动脉受累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