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法定审计与选择性审计的区分:理论框架和例证分析 收藏

法定审计与选择性审计的区分:理论框架和例证分析

作     者:郑石桥 施然 

作者机构:南京审计学院审计科学研究院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出 版 物:《会计之友》 (Friends of Accounting)

年 卷 期:2015年第17期

页      面:133-136页

学科分类:120201[管理学-会计学] 12[管理学]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审计基础理论研究"(14FGL004)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现代审计科学" 

主  题:政府审计客体 审计需求 法定审计 选择性审计 

摘      要:政府审计客体区分为法定审计和选择性审计,前者指通过法律法规明文规定其审计周期或时点的审计客体,后者指审计周期或时点并不固定的审计客体。将政府审计客体划分为上述两类客体的逻辑顺序如下:首先,根据重要性、相关治理状况、成本效益原则等确定审计需求;其次,考虑审计供给能力,确定有效审计需求;最后,根据有效审计需求强烈程度,将审计客体划分为法定审计和选择性审计。特定审计客体成为法定审计后,审计效果会更加显现。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