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传艺”与“从业”:近代工商业转型中“学徒制”的制度选择 收藏

“传艺”与“从业”:近代工商业转型中“学徒制”的制度选择

“Imparting Skills” and “Employment”:Institutional Choice of Apprenticeship in Modern Industry and Commerce Transition

作     者:孙岩 徐迟 牛雪峰 Sun Yan;Xu Chi;Niu Xuefeng

作者机构: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 上海管理职业学院 

出 版 物:《青年学报》 (Youth Research)

年 卷 期:2019年第1期

页      面:95-101页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040102[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 

基  金: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民工体面劳动构成要素与衡量指标研究"(课题批准号14XJY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主  题:工商业转型 近代学徒制 技艺传承 雇佣劳动 

摘      要:学徒制乃是一种旧式的教育制度,兼具技艺传承和雇佣劳动双重属性。传统学徒制采用干中学的教育模式,使学徒从实践中学习,学习到的知识在实践中活学活用,学徒通过投贴拜师学习技艺、建立业缘人际关系网、积累独立经营的智识,业师则向学徒传授技艺、培养后备人才、获得廉价劳动力。近代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的冲击,削弱了传统师徒关系的人身依附性,工商业将学徒视为廉价劳动力,大量雇佣学徒降低用工成本,导致技艺传承的功能缺位。为了填补这一制度功能缺位,国民政府通过建章立制规范学徒制度,社会教育机构兴办艺徒学校和补习学校增进学徒智识,其深层意义在于塑造学徒新的社会身份。尽管学徒工人化现象通过新制度规范和社会化努力在短期内难以被杜绝,但这种人属性的改变是一种重大的社会进步。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