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200032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动物寄生虫病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草食动物疫病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46
出 版 物:《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arasitology and Parasitic Diseases)
年 卷 期:2016年第34卷第1期
页 面:58-69,7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3[医学-病原生物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1101621 31471967)
摘 要:蜱类学(ixodology)记录全球的蜱类具名近千种。至2015年,软蜱科(Argasidae)计有5属200种,包括锐蜱属(Argas)61种、钝蜱属(Ornithodoros)118种、穴蜱属(Antricola)17种、赝蜱属(Nothoaspida)2种、耳蜱属(Otobius)2种。纳蜱科(Nuttalliellidae)单一纳蜱属(Nuttalliella)1种。中国软蜱区系非常贫乏,迄今只有14种记录。本文介绍最近文献确定的全部软蜱有效名,附带纳蜱的单一种。文中介绍《国际动物命名法规》中与蜱类命名的相关条款,并参照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审定的《昆虫名称》,按中名名称简短化、系统化的要求,拟定了软蜱和纳蜱有效名的中名,以利于国内外学术交流。此外本文对于软蜱的具名属与亚属的学名缩写,提出了规范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