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营改增”是否促进了分工: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收藏

“营改增”是否促进了分工: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The Evolution of Labor Division after Replacing the Business Tax with the Value-added Tax: Evidence from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作     者:陈钊 王旸 

作者机构: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出 版 物:《管理世界》 (Journal of Management World)

年 卷 期:2016年第32卷第3期

页      面:36-45,5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020203[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 

基  金: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中国经济的转型 发展与长期增长) 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工作室"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主  题:营改增 专业化分工 经营范围 

摘      要:本文利用2008~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使用双重差分的方法检验了营改增改革促进专业化分工的两种可能。首先,利用企业经营范围的变化,我们发现部分制造业企业由原来自给自足提供生产性服务变为对外经营该业务,其营业收入也相应增加。其次,部分服务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在改革后明显上升,说明这些企业获得了来自制造业企业更多的业务外包,这也是专业化分工的体现。对不同类型营改增行业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上述机制,我们也通过检验实际税负的变化排除了企业混业经营(避税)的动机,安慰剂检验的结果也证实经营范围的变化的确是营改增改革的结果。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