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红河干热河谷木棉种群的天然更新 收藏

红河干热河谷木棉种群的天然更新

Causes of difficulties with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a Bombax ceiba population in Hong-He dry-hot valleys( DHV)

作     者:赵高卷 徐兴良 马焕成 黄冬 杨建军 舒媛媛 葛娈 平盼 

作者机构:西南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2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和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出 版 物:《生态学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6年第36卷第5期

页      面:1342-135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704[农学-森林经理学] 0907[农学-林学] 09[农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60175) 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主  题:木棉 天然更新 干热河谷 种子萌发 环境因子 

摘      要:在以干热为显著特点的干热河谷,木棉成年树生长、开花良好。但其实生苗天然更新不良,其发生过程和影响因子至今尚不明确。通过对红河干热河谷木棉种群种子扩散特点、萌发策略和影响因素研究,在分析木棉实生天然更新困难影响因子的同时,对更新幼苗的发生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单株木棉成年母树平均生产果实(358±46)个,单果和单株种子数分别为(274±45)粒和(98092±2540)粒,木棉种质资源丰富。种子的扩散范围广,而田间种子损失量大(损失比例为霉变54.0%、动物取食18.2%和搬运12.0%)。自然条件下种子活力在落种后10—35 d,种子含水量为2.1%—5.9%时为最佳,落种45 d后活力显著下降。干旱条件下木棉落种萌发成苗过程是天然更新的关键环节,其间水分因子起直接作用,连续数日20%—40%的土壤含水率能促进幼苗更新。适度覆土(1—2 cm)可起到改善落种的水分环境的作用,从而促进萌发。旱季降雨少,干旱持续时间长是阻碍更新幼苗向幼树转化的瓶颈。可见,地表种子存留量低、土壤含水量低、种子自然活力保存时间短、自然和人为干扰等环节限制了木棉种群成功的实生天然更新。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