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广西桂林541004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出 版 物:《工业安全与环保》 (Industri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年 卷 期:2016年第42卷第4期
页 面:42-45页
基 金:德国科学基金会(Forschergruppe 53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429902) 桂林理工大学博士启动项目(2012027) 广西矿冶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和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项目资助
摘 要:在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建立典型羊草植被覆盖下围封、冬季放牧和过度放牧试验区以及典型大针茅植被覆盖下围封和持续放牧试验区。在长135 m,宽105 m,共计100个测量点的空间区域测量土壤剪切力并研究其空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是引起区域土壤剪切力变化的主要因素,而放牧是引起土壤剪切力空间变异的关键因子,其途径主要是通过改变土壤结构、土壤含水量以及植被状况。过度放牧严重破坏土壤结构导致的土壤剪切力最小。适度放牧因局部干扰,土壤剪切力的空间分布具有清晰的递变性,但这种递变性在干旱条件下减弱。而围封仅在土壤含水量与植被根系的作用下并未形成类似前者的空间分布形式。这说明在适度放牧的干预下,土壤剪切力的空间分布具有相对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