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江淮地区春季湿渍害时空分布特征 收藏

江淮地区春季湿渍害时空分布特征

作     者:侍永乐 石春林 李映雪 刘杨 宣守丽 魏秀芳 

作者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下游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14 

出 版 物:《江苏农业科学》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16年第44卷第3期

页      面:352-355页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基  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编号:201203032)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编号:BE2012391)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2)3055] 

主  题:江淮地区 春季 湿渍害 时空分布 

摘      要:春季湿渍害是江淮地区越冬作物生长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利用1961—2010年江苏省与安徽省155个县站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江淮地区春季湿渍害平均持续时间、平均发生次数、春季湿渍害过程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及不同灾害等级发生次数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春季湿渍害平均发生次数、过程的平均持续时间和累积降水量3个指标均呈随纬度降低而增加的特征;江淮地区春季湿渍害过程平均持续时间无明显的年际变化,但春季湿渍害过程发生次数呈减少趋势,而其累积降水量呈增加趋势;轻度湿害(4~6 d)发生的次数最多,约占57.3%,中度湿害(7~9 d)占25.5%,重度湿害(≥10 d)最少,约占17.2%。总体看出,江苏、安徽2省轻度湿渍灾害次数在波动减少,中度、重度湿渍灾害次数总体变化不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