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拟南芥低叶绿素荧光LCF3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收藏

拟南芥低叶绿素荧光LCF3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Map-based Cloning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Low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Gene LCF3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作     者:刘凌云 刘浩 赵晶 王艳霞 王棚涛 LIU Ling-Yun;LIU Hao;ZHAO Jing;WANG Yan-Xia;WANG Peng-Tao

作者机构: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河南开封475004 

出 版 物:《作物学报》 (Acta Agronom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6年第42卷第5期

页      面:690-69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07[理学] 09[农学] 071007[理学-遗传学] 0901[农学-作物学] 090102[农学-作物遗传育种]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0253) 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142300413206)资助 

主  题:拟南芥 叶绿素荧光 光合作用 图位克隆 

摘      要: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在测定叶片光合作用中光系统对光能的吸收、传递、耗散、分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本研究借助叶绿素荧光成像仪,从拟南芥EMS诱变突变体库中筛选到一株低叶绿素荧光突变体lcf3-1(lower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3-1)。遗传分析表明lcf3-1突变体为单基因隐性突变。突变基因图位克隆结果显示LCF3是Psb W的等位基因。另外,LCF3基因的T-DNA插入突变体及功能回补转基因植物的叶绿素荧光分析结果均证明LCF3基因突变导致拟南芥叶绿素荧光F_v/F_m值降低。进一步实验结果显示,LCF3蛋白定位于叶绿体,且LCF3基因在植株中普遍表达。PsbW蛋白可能细微调整PSII-LHCII超复合体的组装及稳定。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