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流行病研究部100037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研究室广州510080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成都610044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所普陀人民医院心内科舟山316100 山西省盂县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阳泉045100 福建省立医院心内科福州350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所南宁530021 陕西省汉中市心血管病研究所723000 金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科常州213200
出 版 物:《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年 卷 期:2016年第37卷第5期
页 面:606-61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基 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101A01)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1BAI11B03,2011BA109803)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015-BZJ01)
摘 要:目的探讨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和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两项研究分别于1998年和2000--2001年开展基线调查,并在2007--2008年开展统一的健康状况随访。共纳入13739名研究对象进入最终分析,按照BMI将研究对象分成四组:低体重组(〈18.5kg/m2)、正常体重组(18.5-23.9kg/m2)、超重组(24.0—27.9kg/m2)和肥胖组(≥28.0kg/m2)。计算四组人群年龄标化的高血压累积发病率;并以正常体重组为参照,使用广义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其他三组高血压发病风险RR值及其95%CI。结果本研究平均随访8.1年,确诊新发高血压4271例,其中男性2012例,女性2259例。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年龄标化高血压累积发病率分别为21.6%、30.6%、42.4%和50.8%,随着BMI的升高而升高(趋势P〈0.001)。以正常体重组为参照调整协变量,男性低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RR值(95%CI)分别为0.78(0.64—0.95)、1.22(1.13~1.30)和1.28(1.16~1.42);女性分别为0.89(0.77~1.03)、1.16(1.09~1.23)和1.28(1.18~1.38)。结论我国超重和肥胖者的高血压发病风险明显升高,应加强对超重和肥胖人群的高血压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