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汉语方言里的寻找义动词 收藏

汉语方言里的寻找义动词

Verbs for “find” in Chinese Dialects

作     者:项梦冰 

作者机构:北京大学中文系暨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 版 物:《语言研究集刊》 (Bulletin of Linguistic Studies)

年 卷 期:2018年第21卷第2期

页      面:482-497,6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103[文学-汉语言文字学] 05[文学]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中国语言及方言的语言接触类型和演化建模研究”(项目编号14ZBD102) 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的社会和空间变异研究工作坊(2018)”的资助 

主  题:汉语方言 寻找义动词 地理分布 

摘      要:汉语方言寻找义动词的主要词形为 寻 和 找 ,它们的地理分布很有特点。 找 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南的广阔地区,而 寻 则在 找 分布区的东南、西北两翼。这种分布格局和明代中期北京兴起的新词 找 向东北和西南方向扩散,占据了大片 寻 的地盘有关。寻找义的 寻 兴起于汉魏,南北朝时期已成为汉语口语里寻找义动词的主要词形,目前东南、西北两个侧翼的 寻 实际上是被 找 冲击后的残留区域。太行山、长江在阻挡 找 向西、向南扩散上起了明显的作用。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汉语分布区东南部分的两个创新带。其内侧为已被 寻 从中间冲开的 攞 ,外侧东段为已被 讨 分割成两段的 (扌罪) (见于沿海闽语),西段为 揾 (见于粤语)。 (扌罪) 揾 之间也有一个楔形的 寻 分布区,与冲开 攞 分布区的 寻 连成一片,说明 攞 (扌罪) 揾 都是外围区较早发生的词汇创新,而打断 (扌罪) 连续分布的 讨 则是部分闽东方言的晚期词汇创新。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