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成都610072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成都610041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设计专家委员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评选组织委员会 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
出 版 物:《中国园林》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年 卷 期:2018年第34卷第12期
页 面:107-111页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工学] 081303[工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0813[工学-建筑学] 0834[工学-风景园林学(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生空间耦合机理及规划方法研究--以四川地震灾区为例"(编号51678487) 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关键技术集成及规程研究"(编号2013FZ009)共同资助
主 题:风景园林 雨洪控制 考古遗址公园 雨水排蓄一体 渗水率
摘 要: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具有特殊性,为了保护地下遗址,往往大量回填土方,一般不设计人工水体。但这种建设方式造成排水困难,对地处降雨量大的金沙考古遗址而言,问题尤为严重,加重了遗址保护压力。为此,将古代及现代城市雨洪处理理念应用于金沙遗址公园绿地改造,通过排蓄一体的思路,提高绿地渗水率,形成自然河道和沟渠等构成的自然排水系统。具体技术措施包括:调整场地竖向规划,整合排水沟,增加蓄水、截留设施,实现雨水排蓄功能一体化;局部换填土与埋设盲沟相结合,提高土地渗水率;自然河道、排水沟渠沿岸配置莎草、鸢尾、巴茅、芦苇等亲水植物,营造生态水景;雨水沟栽植混合草,形成植草沟,降低径流系数。工程实施结果显示:高挖低填方式平衡了场地土方,优化了雨水沟坡度,消除了场地积水,减少了植物涝害死亡;排蓄一体让场地因水成景,蓄水用于绿地浇灌,降低了养护成本;植物配置减少了雨水对河道、沟渠的冲刷力,有利于岸线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