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利用激光打标法制备侧面均匀发光聚合物光纤 收藏

利用激光打标法制备侧面均匀发光聚合物光纤

Uniform Side-Glowing Polymer Optical Fiber Fabricated by Laser-Marking

作     者:漆宇 刘楚嘉 何涌 郜飞飞 李梓润 庄其仁 Qi Yu;Liu Chujia;He Yong;Gao Feifei;Li Zirun;Zhuang Qiren

作者机构: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省光传输与变换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21 

出 版 物:《光学学报》 (Acta Opt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8年第38卷第12期

页      面:44-5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207[理学-光学] 07[理学] 08[工学] 0803[工学-光学工程] 0702[理学-物理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78015) 福建省科技计划(高校产学合作)重大项目(2016H6016) 华侨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育项目(1611301008) 

主  题:光纤光学 聚合物光纤 侧面发光 激光打标技术 变栅距光栅 散射点 

摘      要:研究了一种侧面均匀发光聚合物光纤(POF)的制备方法,采用激光打标技术在POF侧面制作变栅距(VLS)光栅型散射点,建立了激光打标VLS散射点模型,该模型由深度很浅的表面凹坑和纤芯内分布着散射颗粒的散射区组成。理论推导出散射点相对散射光功率和VLS栅距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散射点的散射光功率随凹坑深度和颗粒密度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散射点凹坑深度和不同POF侧面发光相对出射度下VLS栅距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散射点凹坑深度的微小变化(微米量级)对散射点的散射光功率和VLS栅距的影响很大。当散射颗粒密度N105 mm-3时,散射光功率变化明显。理论计算了不同散射点凹坑深度和不同相对出射度的VLS栅距分布曲线,并且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通过调节激光打标功率,实验得到了亮度均匀度高于90%的侧面发光POF。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