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出 版 物:《植物生态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年 卷 期:2018年第42卷第9期
页 面:963-97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0035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7YFA0604801)
主 题:种子性状 氮供应水平 磷供应水平 氮磷比例 沙培盆栽实验 适应性响应
摘 要:全球氮沉降不仅改变土壤氮和磷的有效性,同时也改变氮磷比例。氮磷供应量、比例及其交互作用可能会影响植物种子性状。该研究在内蒙古草原基于沙培盆栽实验种植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设置3个氮磷供应量水平和3个氮磷比例的正交实验来探究氮磷供应量、比例及其交互作用对灰绿藜种子性状的影响。结果发现氮磷供应量对种子氮浓度、磷浓度和萌发率影响的相对贡献(15%–24%)大于氮磷比例(3%–7%),而种子大小只受氮磷比例的影响。同时氮磷供应量和比例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种子氮浓度和磷浓度。同等氮磷比例情况下,低量养分供应提高种子氮浓度、磷浓度和萌发率。氮磷比例只有在养分匮乏的环境中才会对种子大小和萌发率产生显著影响。总之,灰绿藜种子不同性状对氮或磷限制的敏感性不同,同时种子性状也对养分限制表现出适应性和被动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