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牛樟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收藏

牛樟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Establish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regeneration system for stems of Cinnamomum kanehirae

作     者:戴小英 雷昌全 刘新亮 章挺 Dai Xiaoying;Lei Changquan;Liu Xinliang;Zhang Ting

作者机构: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国家林业局樟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13 

出 版 物:《南方林业科学》 (South China Forestry Science)

年 卷 期:2018年第46卷第6期

页      面:39-44页

学科分类:090701[农学-林木遗传育种] 0907[农学-林学] 08[工学] 0829[工学-林业工程] 09[农学] 

基  金:江西省科技重大专项"香料用树种牛樟 黄樟优良品系高效无性繁育及培育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61ACDF60021) 

主  题:牛樟 茎段 丛芽诱导 生根 

摘      要:以牛樟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建立并优化了牛樟组培繁育体系,研究不同消毒处理、不同激素及配比对牛樟茎段不定芽诱导、丛芽增殖及瓶内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牛樟初诱导采用0.1%HgCl2+吐温-20消毒8 min污染率最低,腋芽正常萌发;牛樟带腋芽茎段最佳启动培养基配方为MS+6-BA 1.0 mg·L-1+IAA 0.5 mg·L-1,在此培养基中不定芽培养13 d开始萌动,诱导率可达80.00%;不定芽继代培养基的最适宜配方为MS+6-BA 1.0 mg·L-1,在此培养基中不定芽生长健壮,愈伤组织少,增殖系数达到了3.83,在继代培养基中添加0.2 g·L-1的活性碳有壮苗和防止褐化作用;幼苗生根培养基的最适宜配方为MS+6-BA 0.1 mg·L-1+IAA 0.5 mg·L-1+0.2 g·L-1 AC,在此培养基中幼苗培养18 d开始发根,根系发达,平均单株根数达4.23,生根率达82.50%。上述组织培养技术条件,可有效提高牛樟茎段的不定芽诱导率和生根率,为牛樟产业化育苗奠定了基础。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