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减量施氮及秸秆深埋对春玉米地土壤电导率和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收藏

减量施氮及秸秆深埋对春玉米地土壤电导率和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Effects of Reduced Nitrogen Application and Deep Burial of Straw on Soil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Nitrate Nitrogen Leaching in Spring Maize Field

作     者:吴三鼎 董强 党廷辉 WU Sanding;DONG Qing;DANG Tinghui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 

出 版 物:《水土保持学报》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 卷 期:2018年第32卷第6期

页      面:46-5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101[农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09[农学] 0901[农学-作物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800105-3) 

主  题:减量施氮 秸秆深埋 土壤电导率 硝态氮淋溶 

摘      要:通过在中国科学院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半覆膜种植春玉米大田试验,研究了减氮及秸秆深埋对土壤电导率、土壤硝态氮淋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旨在为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5个处理3个重复,处理包括不施氮(CK)、常规施氮(CON1,N 250kg/hm2)、常规施氮加秸秆(CON2,N 250kg/hm2+秸秆)、减量施氮(CR1,N 200kg/hm2)和减量施氮加秸秆(CR2,N 200kg/hm2+秸秆)。测量了春玉米各生育期土层剖面土壤电导率、收获期土壤硝态氮含量和春玉米产量。结果表明:土壤电导率在分蘖期、拔节期40—150cm土层出现峰值,在抽穗期、成熟期40—200cm土层出现峰值,峰值范围下移。在0—150cm土层范围内,土壤电导率整体呈现CON2CON1,CR2CR1。在0—150cm土层范围内,常规施氮土壤电导率高于减量施氮。与常规施氮相比,减量施氮减少了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同时,采取秸秆深埋措施也能减少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并延缓硝态氮的淋溶下移。与常规施氮相比,减量20%施氮增产9.59%。施氮条件下,秸秆深埋时,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提高氮肥增产潜力。秸秆深埋有利于提高土壤电导率,减少土壤硝态氮含量,阻控土壤硝态氮向下淋溶,提高玉米产量。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