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草莓果实外源基因瞬时表达系统的建立 收藏

草莓果实外源基因瞬时表达系统的建立

Establishment of transient expression system of foreign gene with strawberry fruit

作     者:刘敏 滕文静 董清华 晁慧娟 李凤岚 邱德有 

作者机构: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北京102206 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 

出 版 物:《果树学报》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

年 卷 期:2009年第26卷第1期

页      面:60-65,F0004页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2[农学-园艺学] 090201[农学-果树学] 

基  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7AA10Z18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698)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0701) 北京市教委植物遗传育种改良与种质资源创新平台(5075201029) 

主  题:草莓 果实 瞬时表达 根癌农杆菌 基因功能 

摘      要:将东北红豆杉紫杉烷13α-羟基化酶(Taxane13α-hydroxylase,13OH)基因全长cDNA正向插入到pCAMBI-A1304,构建其植物表达载体pCT13OH;将水稻小RNA169d(microRNA169d,miRNA169d)基因前体(precursor)全长DNA正向插入到pCAMBIA1305.1,构建其植物表达载体pCO169d。用电击法把它们导入根癌农杆菌GV3101,获得有关工程菌株。用1mL无菌注射器分别将这2种工程农杆菌悬浮液注射到草莓(Fragaria×ananassa)授粉后1周、2周、3周的果实中,发现授粉后2周果实适宜注射,可用于瞬时表达。对授粉后2周的果实进行不同注射部位、根癌农杆菌不同活化时期和根癌农杆菌悬浮液不同注射量试验,以蒂部注射、根癌农杆菌活化12h和0.5mL悬浮液注射量的效果最好,与结构基因13OH和调节基因miRNA169d相融合的GUS基因都得到表达,瞬时表达成功。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