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和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治疗单节段中央型椎间盘... 收藏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和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治疗单节段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比较

The long-term therapeutic effect of central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a comparison between microendoscopy discectomy and percutaneous lumbar discectomy

作     者:李永刚 韦继南 陆军 王宸 吴小涛 何仕诚 滕皋军 LI Yong-gang;WEI Ji-nan;LU Jun;WANG Chen;WU Xiao-tao;HE Shi-cheng;TENG Gao-jun

作者机构: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科 

出 版 物:《介入放射学杂志》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年 卷 期:2012年第21卷第1期

页      面:40-44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主  题:腰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 经皮椎间盘切吸术 远期疗效 

摘      要:目的比较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与经皮椎间盘切吸术(PL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探讨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2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单节段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应用MED治疗23例,应用PLD治疗40例,分别比较两组手术适应证范围,病变节段,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MacNab评分。用配对t检验κ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ED组平均随访时间为(5.1±0.6)年,PLD组平均随访期为(6.6±0.7)年。MED组的远期ODI、MacNab评分要好于PLD组,而MED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则明显长于或多于后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MED组3.49%,PLD组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MED及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长期疗效好的特点,PLD临床普及率广,而MED相对学习曲线长,技术要求较高,手术风险较大,但MED的临床远期疗效高于PLD。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