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南昌330045 江西省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江西南昌330046
出 版 物:《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Acta Agriculturae Universitatis Jiangxiensis)
年 卷 期:2009年第31卷第1期
页 面:49-53页
基 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2A04) 江西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20051B0200101)
摘 要:在大田条件下,研究超级早、晚稻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差异。研究表明,超级早、晚稻品种的产量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对照品种(早稻为金优402、晚稻为汕优10)。早稻产量与每穗粒数和结实率的关系密切,而晚稻产量与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关系密切。成穗率与早晚稻产量呈显著相关(r=0.878 8*)和呈极显著相关(r=0.959 8**)。早稻成穗率与分蘖平均增长速率和分蘖平均下降速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r=-0.940 4**和r=-0.952 5**);晚稻成穗率与分蘖平均下降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0.944 9**)。超级早、晚稻的发育颖花数较对照多是由于其分化的颖花数多,而不是由于其退化率低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