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非萎缩性胃炎到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候演变研究 收藏

非萎缩性胃炎到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候演变研究

Evolution of TCM patterns from non-atrophic to atrophic gastritis

作     者:陈润花 张厂 苏泽琦 李培彩 丁霞 CHEN Run-hua;ZHANG Chang;SU Ze-qi;LI Pei-cai;DING Xia

作者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北京100078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疗管理处 

出 版 物:《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 卷 期:2015年第38卷第5期

页      面:310-31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506[医学-中医内科学]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5[医学-中医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No.911297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270466) 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选题项目(No.2014-JYBZZ-JS-053) 

主  题: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证候 证候演变 

摘      要:目的研究非萎缩性胃炎(CSG)到萎缩性胃炎(CAG)的中医证候演变。方法对40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从CSG到CAG的中医证候演变。结果慢性胃炎有9个病性要素:气虚、气滞、湿、热、阴虚、阳虚、瘀血、食积、寒;8个基本证型:类肝胃不和证、类肝胃郁热证、类脾寒胃热证、类湿热蕴结证、类脾胃虚弱证(气虚、阳虚)、类瘀阻胃络证、类饮食停滞证、类胃阴不足证。经χ2检验,CSG与气虚、气滞、热、阳虚、瘀血、食积、寒相关性较高,而CAG则与阴虚和湿相关性较高,尤其与阴虚关系密切;9个病性要素与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CSG的相关性依次为:食积热阴虚,食积气滞阴虚,食积寒阴虚,食积湿,瘀血湿,气虚阴虚,阳虚阴虚,瘀血阴虚;Hp阳性的CAG则刚好相反。经χ2检验,类胃阴不足证与CAG相关性较高,CSG则与除类湿热蕴结证之外的其余6个基本证型相关性较高;8个基本证型与Hp阳性的CSG的相关性依次为:类饮食停滞证类肝胃郁热证类胃阴不足证,类饮食停滞证类脾胃虚弱证类胃阴不足证,类饮食停滞证类湿热蕴结证,类瘀阻胃络证类湿热蕴结证,类肝胃不和证类胃阴不足证,类瘀阻胃络证类胃阴不足证;Hp阳性CAG则刚好相反。结论饮食积滞,是慢性胃炎最早出现的中医证候,其后渐次出现湿、热、瘀血等。正虚贯穿慢性胃炎发病的整个过程,CSG阶段以邪实为主,或是虚实夹杂,至CAG阶段,则以正虚为主。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