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25
出 版 物:《农药学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Pesticide Science)
年 卷 期:2011年第13卷第4期
页 面:431-43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403[农学-农药学(可授农学、理学学位)] 081704[工学-应用化学] 07[理学] 08[工学] 0817[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09[农学] 070302[理学-分析化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0703[理学-化学]
摘 要:采用气相色谱-微池电子俘获检测器(GCμ-ECD)测定了900g/L异丙草胺乳油在土壤、玉米植株和玉米籽粒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土壤、玉米植株和籽粒样品用石油醚-丙酮(1∶1,体积比)提取,经液液萃取,弗罗里硅土柱净化,GCμ-EC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异丙草胺在各供试样品中的添加水平为0.011-1.1mg/kg时,回收率在78.8%-96.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4%-10.5%;在土壤、玉米植株和籽粒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011mg/kg。异丙草胺在土壤和玉米植株中的半衰期,2009年分别为4.7-5.3d和4.1-4.5d,2010年分别为5.4-5.5d和4.9-5.4d。按推荐高剂量(有效成分)2 400g/hm^2及其1.5倍剂量(3 600g/hm2)施药,于玉米苗后茎叶初期施药1次,在玉米乳熟期和成熟期时,玉米籽粒中异丙草胺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定量限。玉米收获时(距施药45d),土壤和玉米中的异丙草胺残留量均低于参考的MRL值(0.1mg/kg),说明按规定在玉米田使用900g/L的异丙草胺乳油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