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电针对急性内脏痛大鼠腹部撤回反射和腹直肌肌电的影响 收藏

电针对急性内脏痛大鼠腹部撤回反射和腹直肌肌电的影响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 and rectus abdominis electromyogram of acute visceral pain rats

作     者:李为民 崔可密 吴根诚 

作者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上海市200032 

出 版 物:《中国临床康复》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年 卷 期:2004年第8卷第10期

页      面:1899-1901页

学科分类:100208[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 1005[医学-中医学]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512[医学-针灸推拿学] 10[医学] 

主  题:电针 急性内脏痛 大鼠 腹部撤回反射 腹直肌肌电 针刺 治疗 

摘      要:目的:研究针刺治疗急性内脏痛的作用规律,为临床提供治疗的科学依据。方法:①用醋酸注入大鼠结肠制作急性内脏痛敏模型。②对模型大鼠进行结肠-直肠扩张刺激诱发大鼠急性内脏痛。③电针治疗模型大鼠,以大鼠反射性产生的腹壁撤回反射(abdominalwithdrawalreflex,AWR)和腹直肌肌电(EMG)单位时间峰电位数变化为观察指标,评估针刺对急性内脏痛的作用。结果:急性内脏痛模型大鼠AWR评分以及腹直肌EMG在不同刺激等级水平均异常升高;电针后AWR和EMG水平明显降低(在结肠扩张刺激压力为40mmHg时电针+模型组AWR评分犤(1.29±0.96)分犦和EMG变化率犤(160.65±82.13)%犦较模型组犤(2.86±0.79)分,(442.57±195.01)%犦明显降低(F=8.0~62.5,P均0.001)。结论:电针可缓解模型组大鼠的急性内脏痛。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