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解放军第463医院细胞治疗中心沈阳110042
出 版 物:《中华内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年 卷 期:2005年第44卷第2期
页 面:95-9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主 题:缺血性下肢血管病 细胞移植治疗 临床研究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动脉硬化闭塞症 结节性多动脉炎 细胞分离机采集 PBSC移植 侧支血管形成 糖尿病足 不同程度 下肢动脉 单个核细胞
摘 要: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移植治疗缺血性下肢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62例自愿接受自体PBSC移植的患者中糖尿病足34例,动脉硬化闭塞症2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例,结节性多动脉炎1例,雷诺病1例.发生足部溃疡或坏疽38例,合并感染14例.累及双下肢病变52例,其中3例患者移植前已行一侧肢体截肢术;单肢病变10例,共移植111条下肢.全部患者均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450~600 μg/d,皮下注射,行PBSC动员5 d,第6天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单个核细胞(MNC),总量82~148 ml,MNC数量(718.2~224.6)× 109/L.将MNC悬液按3 cm×3 cm距离进行缺血肢体移植术,术后第1天至6个月定期观察各项指标综合评估.结果 PBSC移植后7~30 d 54例(87.1%)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7~30 d 56例(90.3%)患肢冷感明显改善,4~16周16例(40.0%)溃疡或足趾坏疽好转,感染得到控制;踝肱指数 12例(34.3%)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6例(42.3%)经皮氧分压改善,5例数字减影下肢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新侧支血管形成明显增加.2例糖尿病足合并脑梗死患者在干细胞动员期间症状加重,经治疗好转,其余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和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体PBSC治疗缺血性下肢血管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尤其对于下肢动脉没有流出道的患者有特殊意义,可使一部分患者免除截肢或降低截肢平面,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