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非接触式标测指导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 收藏

非接触式标测指导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

Mapping and ablation of idiopathic left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guided by non-contact endocardial mapping technique

作     者:姚焰 张奎俊 张澍 楚建民 王方正 陈新 

作者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电生理研究室北京100037 

出 版 物:《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ac Arrhythmias)

年 卷 期:2003年第7卷第1期

页      面:24-29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非接触式标测 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治疗 

摘      要:目的 虽然采用传统标测技术指导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 (idiopathicleftventriculartachycardia ,ILVT)射频消融的效果较满意 ,但临床上仍存在一些疑难或复发病例。为此 ,我们使用非接触式标测技术指导ILVT的射频消融。方法 共 13例患者 ,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 (31 0± 14 3)岁 ,其中8例既往共接受 15次射频消融术。将EnSite电极导管置于左心室心尖部以获取心内膜等电位图 ,并使用其导航功能指导消融。结果 13例患者均诱发并标测到ILVT ,其中 5例起源于室间隔中下部 ;3例起源于心尖部 ;3例起源于室间隔中上部 ,2例起源于主动脉根部。全部ILVT均在EnSite标测到的最早激动处消融成功 ,其中 ,有 9例ILVT在EnSite滤波设置为 8Hz时 ,在心内膜等电位图上最早激动部位可见峡部状狭窄区 ,此处消融均一次成功。仅 3例VT于消融靶点处有浦肯野电位。平均X线暴露时间 (2 6± 12 )min。随访 (13 0± 6 2 )个月 ,1例患者有VT复发 ,但心电图和EnSite标测显示为另一起源 ,再次消融成功。结论 心内非接触式标测技术有望提高ILVT尤其是复杂和疑难病例导管消融治疗的成功率。建议使用 8Hz做为目前版本下ILVT标测的标准滤波参数。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