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河南行政学院科技文化教研部河南郑州450002 河南城建学院外语系河南平顶山467044
出 版 物:《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 卷 期:2009年第42卷第5期
页 面:134-13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303[法学-社会学] 050102[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3[法学] 030303[法学-人类学] 05[文学]
基 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译者与翻译的政治>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号为:2008BYY003)
摘 要:林纾的翻译是出于实现儆醒人心,反帝救国的政治抱负,当时的种种政治思想和清末最紧迫的历史政治任务——救亡图存时刻影响着他的翻译并使之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他针对不同的作品,运用政治为灵魂,翻译为实业的翻译策略,彰显了所译作品的政治性,不仅达到了其政治目的,也开创了中国的文学翻译事业,推动了中国文学的革新;而他的译文语言为近代文学语言由旧向新过渡提供了一种新文体,为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兴起开辟了道路。林纾的翻译实践证明:翻译的首要功能是社会功能而不是语言功能,翻译绝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转换行为,而是译入语社会中一种独特的政治行为和文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