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物元模型的西北干旱区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以河西走廊的... 收藏

基于物元模型的西北干旱区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以河西走廊的张掖市为例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Urban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Arid Area of Northwest China Based on Matter Element Model——A Case Study of Zhangye City in Hexi Corridor

作     者:鲍超 方创琳 BAO Chao;FANG Chuang-lin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出 版 物:《干旱区地理》 (Arid Land Geography)

年 卷 期:2005年第28卷第5期

页      面:659-66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7[理学] 08[工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35049) 

主  题: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物元模型 关联度 西北干旱区 张掖市 

摘      要: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当中,西北干旱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由此必然带来城市环境污染治理难度加大的问题。对城市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城市环境质量变化的原因和发展趋势,是当前西北干旱区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亟待加强的首要课题。针对西北干旱区城市环境的特点,选取有代表性的14个具体指标作为西北干旱区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在参考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环境标准的基础上,将城市环境质量划分为5个级别,并利用物元分析理论,建立了西北干旱区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物元模型。以西北干旱区典型的绿洲城市张掖市为例对该模型进行了具体应用。结果表明,8年来张掖市的城市环境质量一直属于Ⅱ级,而且有总体好转的趋势,但是这一趋势并不明显。这一结果与现实成因吻合,说明所采用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西北干旱区城市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可以在西北干旱区其它同类城市进一步推广。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