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空格局及影响研究 收藏

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空格局及影响研究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of Emerg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s and Impact Factors in China

作     者:李静 吕永龙 贺桂珍 王铁宇 罗维 史雅娟 LI Jing;L(U) Yong-long;HE Gui-zhen;WANG Tie-yu;LUO Wei;SHI Ya-juan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 版 物:《环境科学》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 卷 期:2008年第29卷第9期

页      面:2684-268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7[理学] 08[工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7CB407307)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ZCX2-YW-42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1130) 

主  题: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突发性环境事件 影响因素 

摘      要:收集1993~2005年污染事故统计数据,运用GIS和非参数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全国范围内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动态变化趋势、空间地域分布,探讨了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影响其发生的外部因素.结果表明:①13 a中全国每年发生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总次数最少为1 406次,最多为3 001次,且总体趋势是下降的,水和大气两类环境事故占据了事故总数的绝大部分(83.04%~92.02%)。②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空间上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南和中部地区省份,湖南、四川和广西为环境事故最密集的区域。③人口数、GDP产值、企业个数和工业废水排放量对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发生次数有正作用。不同的经济水平下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发生与影响因素的相关程度不同,发达省份事故数仅与企业数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