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71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 版 物:《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年 卷 期:2009年第32卷第4期
页 面:390-39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主 题: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逆转录酶抑制剂 抗药性 突变 进化,分子
摘 要:目的研究接受抗病毒治疗的AIDS患者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NNRTI)类耐药基因突变分子进化特征。方法从我国中部农村抗病毒治疗AIDS患者研究队列中选择4例服药依从性较好,治疗初期为野生型毒株,在治疗过程中逐渐产生NNRTI类耐药基因突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每位患者的4~5次随访血浆样本的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RT)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分析,观察每个克隆的基因型耐药性特征。结果共检测了855个克隆,得到4例患者历次克隆序列中带各种NNRTI类耐药基因突变的构成图谱:4例患者表现出不同的HIV-1 NNRTI类耐药突变途径,发现4条主要NNRTI类耐药基因突变演变途径:(1)G190A,常伴随F227L突变出现,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还有继续累加P236V突变的趋势;(2)Y188C,多单独出现,有时与P236V等同时发生;(3)Y181C,多与V179D或K103N同时出现,不同的患者选择趋向不同;(4)K103N,多与Y181C或M230L突变联合出现。结论总结出4例患者HIV-1 NNRTI类耐药基因突变的选择动力学特征。4例患者表现出不同的NNRTI类耐药基因突变演变途径,最先筛选出来的耐药突变往往能够成为最后的优势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