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重庆市汞污染的观测研究 收藏

重庆市汞污染的观测研究

CONCENTRATION AND FLUXES OF TOTAL MERCURY AT A FOREST CATCHMENT AND AN URBAN AREA IN CHONGQING CITY

作     者:吴莉萍 赵大为 张冬保 王章玮 张晓山 WU Li-ping;ZHAO Da-wei;ZHANG Dong-bao;WANG Zhang-wei;ZHANG Xiao-shan

作者机构:西南师范大学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重庆400715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400020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 

出 版 物:《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年 卷 期:2006年第15卷第3期

页      面:400-40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001[工学-环境科学]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8[工学] 0814[工学-土木工程] 082301[工学-道路与铁道工程] 0823[工学-交通运输工程] 

主  题:汞污染 全沉降 穿透水 土壤 地表径流 

摘      要:为研究重庆市区汞污染状况,2004年9~11月,同步观测了重庆市近郊铁山坪小流域(TSP)和观音桥(GYQ)两个区域的全沉降、穿透水、地表径流和土壤中的总汞含量,估算了小流域中汞的输入输出通量,分析了城区和郊区的大气汞沉降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重庆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汞污染。在TSP,湿沉降是汞输入的主要方式,也就是说,在TSP,细颗粒是大气汞的主要来源,表层土则是大气汞的一个主要的汇。GYQ区域的汞污染比TSP相对严重。在GYQ,除了湿沉降以外,干沉降是汞来源的重要形式,表明在GYQ,粗颗粒可能对大气汞有很大的贡献。因此,本地源的排放对城区的影响比对郊区的影响大,尤其是城区火电站附近的土壤样品比郊区土壤的汞含量高很多,说明火电站是大气汞的重要来源之一。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