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广州市中小学生结核病防制知识干预效果评价 收藏

广州市中小学生结核病防制知识干预效果评价

Effect of health promotion on knowledge of TB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mong the students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in Guangzhou

作     者:何志青 胡贵方 薛植强 陈兆荣 麦锦城 吴桂锋 雷宇 熊莉华 李春会 

作者机构:广东省广州市胸科医院510095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教研室 广州市教育局 广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出 版 物:《中国学校卫生》 (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年 卷 期:2012年第33卷第5期

页      面:538-540页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基  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资助项目(2008-YB-099) 

主  题:结核 知识 干预性研究 学生 

摘      要:目的了解广州市中小学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现状和获取知识的途径,评价学生接受不同形式教育的效果,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逐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24所中小学校学生9 238名,随机分入4组进行干预。采用广州市中小学校结核病防治知识调查问卷,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2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中小学生获取结核病相关知识渠道首先是广播、电视及录像,其次是学校卫生课和墙体广告、宣传栏、标语。教育前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76.0%,教育后总知晓率为87.1%。在接受不同形式的教育后,小学一~六年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得分顺序依次是课堂教学、主题班会、观看动画宣传片、发放提纲自学;初中生得分依次是观看动画宣传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发放提纲自学;高中生得分依次是发放提纲自学、观看动画宣传片、主题班会、课堂教学。不同教育方式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广州市中小学校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教育短期效果良好;初中及以下学生采用课堂教学和主题班会的形式效果较好,而高中学生自学的效果更好。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