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GC/MS内标法建立黄丝郁金挥发油特征图谱研究 收藏

GC/MS内标法建立黄丝郁金挥发油特征图谱研究

作     者:杨昭武 李敏 苟寒阳 何刚 彭世明 夏冬梅 

作者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四川成都611137 四川金土地中药材种植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1130 

出 版 物:《时珍国医国药》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年 卷 期:2013年第24卷第7期

页      面:1652-1655页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四川省科技厅"十二五"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No.2011NZ0098-12) 四川省成都市科技局自主创新项目(No.12GGYB973NC-001) 

主  题:黄丝郁金 挥发油 GC MS 特征图谱 芳基姜黄酮 

摘      要:目的建立黄丝郁金挥发油GC/MS特征图谱,为黄丝郁金内在质量评价和鉴定提供特征数据。方法采用AgilentHP-5MS 5%Phenyl Methyl Silox(30.0 m×250μm×0.25μ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载气为氦气,70~190℃程序升温;质谱检测器,扫描范围(m/z)50~600。以正十四烷为内标,内标法计算各特征性成分相对含量。结果分析了12批黄丝郁金挥发油成分,建立了黄丝郁金挥发油GC/MS特征图谱,其中以4-煯烯、杜松烯、α-姜黄烯、姜烯、β-倍半水芹烯、芳基姜黄酮、姜黄酮、姜黄新酮为8个主要共有特征峰,占挥发油总量的80%以上。结论 8个主要成分的出峰顺序及其相对含量极具特征性,形成了黄丝郁金挥发油的特征指纹图谱,可作为黄丝郁金内在质量评价和鉴定的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