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 北京市流域环境生态修复与综合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出 版 物:《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Letters)
年 卷 期:2018年第7卷第6期
页 面:497-509页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28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7171101135) 国家创新群体项目(5172109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466,71673029) 北京师范大学学科交叉建设项目资金资助
主 题:气候变化 可持续发展教育 国际视角 多文化和跨学科视角
摘 要:教育是环境可持续发展进步的关键。外部因素在复杂的气候变化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而所谓的“外部因素,即为围绕“气候变化发展是否为气候变化教育带来新挑战展开的论证。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将先前的研究进一步延伸,探究如何在考虑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社会经济差异的同时,应用国际视角,在全世界高等学府中开展气候变化教育。通过参考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数据资料,来自巴西、中国、德国、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和美国的教育工作者深度剖析了气候变化的社会背景,并针对各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现状提出了独到的观点和看法。研究结果表明,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是国际研究中显著的背景特征。各国教育工作者的观点广泛而多样,引证了一系列教育学方法以及课程设计方式,包括针对怀疑论的批判性思维,对气候变化的物理和社会科学驱动力的思考,“从研究到实践项目的设立,实地调研和实验研究相结合,以及跨学科、跨文化交流等。此外,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的意义,并总结出多文化、跨学科的视角、观点与表现形式是气候变化教育的重要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