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重庆400016
出 版 物:《基础医学与临床》 (Basic and Clinical Medicine)
年 卷 期:2008年第28卷第6期
页 面:604-60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工学] 09[农学] 0901[农学-作物学] 0836[工学-生物工程] 090102[农学-作物遗传育种]
摘 要:目的比较胎儿肠黏膜下层、肠系膜与羊膜的结缔组织体外诱导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上皮细胞作用的差异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制备去上皮的3种结缔组织块,检测其中有无EGF和IGF-1表达。将4,6-联脒-2联苯基吲哚(DAPI)标记的P3-BMSCs滴加于3种结缔组织上培养,设结缔组织诱导组、结缔组织与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联合组、EGF、IGF-1诱导对照组。于培养第8、10和12d收集组织块,比较各组诱导BMSCs向上皮细胞分化的差异。结果经3种结缔组织和生长因子诱导后的BMSCs均表达CK和EMA;联合诱导组作用强于单用结缔组织组(P0.05);3种结缔组织中以羊膜的作用最强(P0.05)。3种组织均表达EGF,肠黏膜下层及肠系膜还表达IGF-1。结论胎儿肠黏膜下层、肠系膜与羊膜的结缔组织以及EGF、IGF-1在体外均有诱导BMSCs分化为上皮的作用;EGF和IGF-1可协同增强3种结缔组织的诱导作用;结缔组织中的EGF或IGF-1可能是其诱导作用的内源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