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利用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检测水稻产量相关性状QTL 收藏

利用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检测水稻产量相关性状QTL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 detection for rice yield-related traits using 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

作     者:周丽慧 张亚东 朱镇 陈涛 赵庆勇 姚姝 赵凌 赵春芳 于新 王才林 

作者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江苏南京210014 

出 版 物:《江苏农业学报》 (Jiangsu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15年第31卷第1期

页      面:1-9页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1[农学-作物学] 

基  金: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1-47)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项目[CX(11)1022] 

主  题:水稻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 数量性状基因座 产量 

摘      要:为了发掘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相关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本研究以9311/日本晴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为材料,调查了单株产量及单株产量构成因素(单株实粒数、单株总颖花数、结实率、每穗实粒数、有效穗数、每穗颖花数、千粒质量等8个性状)。利用Ici Mapping v3.1软件,将分子标记检测结果与田间性状调查值相结合,定位了与单株产量、单株实粒数、千粒质量、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单株总颖花数6个性状有关的QTL,未定位到与有效穗数(EPN)和每穗实粒数(GPP)有关的QTL。共定位到的10个相关QTLs,分别分布于第1条、第2条、第5条、第7条、第8条染色体的7个区间,贡献率为7.52%-44.59%,其中4个QTLs的贡献率大于10.00%。单株产量q GY1,单株实粒数q GN1,结实率q SSR1.2、q SSR2和q SSR8,加性效应值为负值,表明9311的等位基因表现为增效作用;单株总颖花数q SN2,结实率q SSR1.1,千粒质量q TGW5,每穗颖花数q SPP5和q SPP7,加性效应值为正值,表明日本晴的等位基因表现为增效作用。10个QTLs位点中,除q SN2、q TGW5、q SPP5与已克隆的LP、q SW5、Os NADH-GOGAT2可能位于同一区域外,其余7个位点均未被克隆或精细定位。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