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裂缝发育的特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 收藏

裂缝发育的特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

Characterization of fractured ultra-low permeability sandstone reservoirs

作     者:宋晓威 齐亚东 于荣泽 卞亚南 马洋 王博杨 魏森 SONG Xiaowei;QI Yadong;YU Rongze;BIAN Ya'nan;MA Yang;WANG Boyang;WEI Sen

作者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北京100034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廊坊065007 

出 版 物:《科技导报》 (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

年 卷 期:2015年第33卷第7期

页      面:20-24页

学科分类:081803[工学-地质工程]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18-005) 

主  题:特低渗透 砂岩储层 裂缝 孔渗关系 微观孔隙结构 应力敏感性 两相渗流 

摘      要:裂缝的发育对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有重要影响。基于室内实验数据,从孔渗关系、微观孔隙结构、应力敏感性及油水两相渗流等角度对裂缝发育储层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裂缝不发育的储层相比,相同孔隙度下裂缝发育储层的渗透率更高,孔隙度10%~20%时,裂缝发育储层渗透率约为裂缝不发育储层的3~5倍;渗透率相同时,裂缝发育储层喉道半径分布范围更宽,大尺寸的喉道比例更高,主流喉道半径更大,渗透率主要由大喉道贡献;裂缝发育储层应力敏感性更强,有效应力增大引起的渗透率损失约为裂缝不发育储层的2~3倍;裂缝发育储层束缚水饱和度和残余油饱和度均较高,两相共渗区范围窄,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大,油相曲线急剧下降,水相曲线上凸型快速抬升,且幅度很大,无水采油期很短且期内采出程度低,见水后含水率急剧上升,最终采收率很低。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