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森林植被的碳汇/源空间分布格局 收藏

中国森林植被的碳汇/源空间分布格局

作     者:刘双娜 周涛 魏林艳 舒阳 

作者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出 版 物:《科学通报》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年 卷 期:2012年第57卷第11期

页      面:943-950,98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9554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514 30590384)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251)资助 

主  题:森林植被 碳汇 碳源 降尺度 空间分布 

摘      要:利用1984~1988年和1999~2003年间2次森林详查资料,结合1:100万森林植被图及同期基于CASA模型模拟的NPP空间分布,采用空间降尺度技术,定量估算了1km分辨率下1984~2003年间我国森林植被碳源/汇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在1984~2003年间我国森林植被是大气的碳汇,碳储量增加了0.77PgC,年均增加约为51.0Tga?1.其中,碳的吸收量为0.88PgC,释放量为0.11PgC.(2)我国森林植被碳汇/源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碳汇面积主要集中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高值区集中在海南地区、横断山脉地区、吉林境内的长白山脉,大兴安岭南部和西北山地;碳源主要分布在以东北至西南一带上,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云南南部、大兴安岭北部和四川盆地中部.(3)碳汇强度与NPP的增长存在明显关联性,统计模型表明东北、华北、西北以及中南4个地区的碳汇量80%以上的变化能够由NPP增长驱动来解释.(4)碳汇强度的空间分布与森林林龄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碳汇强度整体上随着林龄的增加而降低.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