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急性胃粘膜损伤的机制研究 收藏

急性胃粘膜损伤的机制研究

The Mechanism of Acute Gastric Mucosal Lesion

作     者:夏敏 陶嘉泳 俞蔼谣 

作者机构: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江苏21400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消化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药理教研室 

出 版 物:《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年 卷 期:2001年第25卷第6期

页      面:517-51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还原型谷胱甘肽 Na+/K+-ATP酶 胃粘膜损伤 细胞膜流动性 

摘      要:目的探讨胃粘膜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浓度与膜流动性及Na+ /K+ -ATP酶活力之间的关系。 方法将不同剂量的马来酸二乙酯 (DEM)溶解于 0 8ml花生油中给雄性Wistar大鼠作腹腔内注射 ,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花生油 ,30min后断颈处死动物 ,Guth法计算粘膜损伤指数 ,DNTB法测定粘膜内GSH浓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Na+ /K+ -ATP酶活力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膜流动性。 结果以不同浓度的DEM作腹腔注射后 ,胃粘膜损伤指数增加 ,粘膜内GSH呈剂量依赖性减少 ,Na+ /K+ -ATP酶活力下降 ,两者呈正相关 ,(r=0 8315 ,P 0 0 1)。 结论胃粘膜损伤与GSH含量下降。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