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正常青少年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的分析 收藏

正常青少年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的分析

Analysis of the Chewing Movement on Frontal Plane Orbit in Youth of Normal Occlusion

作     者:苏剑生 石四箴 SU Jian-sheng, SHI Si-zhe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diatric Dentistry,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72, China )

作者机构:同济大学儿童口腔医学研究所上海200072 

出 版 物:《复旦学报(医学版)》 (Fud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03年第30卷第4期

页      面:362-363,36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3[医学-口腔医学] 100302[医学-口腔临床医学] 10[医学] 

基  金:铁道部科技基金(9124)资助项目 

主  题:正常He 额状面 咀嚼运动 青少年 咀嚼效能 口颌系统疾病 诊断 治疗 

摘      要:目的 分析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的特征。方法 采用SGG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来描记和测量20名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并用吸光度法来测定其咀嚼效能。结果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范围为最大开口幅度(12.18±3.64)mm,最大侧移幅度(5.68±1.62)mm,男性均大于女性(P0.05)。咀嚼效能与咀嚼运动范围呈正直线相关(P0.05)。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可分为三型,以轨迹大部分分布在工作侧,小部分在非工作侧的类型最多见。结论 分析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特征,可为临床诊治青少年口颌系统疾病提供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