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髂棘上部褶厚及腹部褶厚同骨矿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收藏

髂棘上部褶厚及腹部褶厚同骨矿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ne Mass and the Skin Fold Thickness in Chinese Hans

作     者:陈艳 蒋晓燕 许俐 王笑峰 

作者机构: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内分泌济南250001 同济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上海200092 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上海200433 

出 版 物:《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年 卷 期:2010年第27卷第4期

页      面:865-86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基  金:山东省济南市卫生局资助项目(2007-58) 济南市科技局发展计划项目资助(200807031) 同济大学07年青年优秀人才基金资助(2007KJ065) 

主  题:皮褶厚度 骨密度 骨矿量 

摘      要:探讨髂棘上部褶厚、腹部褶厚与骨密度(BMC)及骨矿量(BMD)的相关关系,测量287例汉族志愿者髂棘上部褶厚、腹部褶厚及全身各个部位的BMC和BMD。采用偏相关分析法(partial分析)探索褶厚同BMC及BMD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髂棘上部褶厚及腹部褶厚同全身总骨密度(r分别为0.229和0.201)、上肢密度(r分别为0.175和0.150)、下肢密度(r分别为0.245和0.198)、躯干密度(r分别为0.299和0.261)、肋骨矿量(r分别为0.324和0.267)、骨盆密度(r分别为0.341和0.293)、脊柱密度(r分别为0.220和0.194)在控制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后均显著正相关(所有的P0.05)。髂棘上部褶厚及腹部褶厚同全身总矿量(r分别为0.281和0.235)、上肢矿量(r分别为0.182和0.137)、下肢矿量(r分别为0.326和0.269)、躯干矿量(r分别为0.296和0.247)、肋骨密度(r分别为0.322和0.279)、骨盆矿量(r分别为0.290和0.235)、脊柱矿量(r分别为0.245和0.221),在控制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后亦均显著正相关(所有的P0.05)。研究结果提示髂棘上部褶厚及腹部褶厚增加所反应的腹部脂肪含量增加及腹部肥胖可能增加骨量,进而间接对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起保护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