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祛湿化瘀方对脂肪肝大鼠脂联素-游离脂肪酸代谢路径的影响 收藏

祛湿化瘀方对脂肪肝大鼠脂联素-游离脂肪酸代谢路径的影响

Effects of Qushi Huayu Decoction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fatty liver in rats based on adiponection-free fatty acid pathway

作     者:李红山 冯琴 许丽莉 陈少东 李雪梅 胡义扬 Hong-shan LI;Qin FENG;Li-li XU;Shao-dong CHEN;Xue-mei LI;Yi-yang HU

作者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肝病研究所肝肾疾病病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高校中医内科学E-研究院上海201203 宁波市传染病医院肝炎科浙江宁波315000 

出 版 物:《中西医结合学报》 (Journal of Chinese Integrative Medicine)

年 卷 期:2009年第7卷第6期

页      面:546-551页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672635) 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资助项目(No.06XD14018) 

主  题:脂肪肝 游离脂肪酸 脂联素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祛湿化瘀方 大鼠 

摘      要:目的:探讨祛湿化瘀方防治脂肪肝的作用及其对脂联素(adiponectin,ADP)-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代谢路径的影响。方法:采用Wistar雄性大鼠,以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皮下注射复合高脂低蛋白饮食制备大鼠脂肪肝模型。在造模开始2周后,将40只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高、中、低剂量祛湿化瘀方组,灌胃用药2周。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FFA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苏木精和伊红染色、油红O染色);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血清ADP和肝组织脂联素受体2(adiponectin receptor2,AdipoR2)、丙二酰辅酶A(malonyl-coenzyme A,malonyl-CoA)、腺苷酸活化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enzyme Acarboxyl-ase,ACCase)、肉毒碱脂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 mitoyltransferase-1,CPT-1)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出现明显大泡样脂肪变性;肝组织TG、FFA、FAS、ACCase和malo-nyl-CoA含量显著升高,血清ADP及肝组织AdipoR2、AMPK和CPT-1含量明显降低。高、中、低剂量祛湿化瘀方均可使脂肪肝大鼠肝脏的病理改变显著减轻,肝组织TG、FFA含量降低;高剂量祛湿化瘀方可使模型大鼠肝组织FAS、ACCase和malony1-CoA含量显著降低;高、中剂量祛湿化瘀方均能明显升高血清ADP和肝组织AdipoR2、AMPK、CPT-1含量。结论:祛湿化瘀方可通过提高血清脂联素水平,改善低脂联素血症,影响ADP-FFA代谢路径治疗大鼠脂肪肝。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