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血液保存过程红细胞力学性质变化及其机制探讨 收藏

血液保存过程红细胞力学性质变化及其机制探讨

Investigation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Change of RBCs in Different Storage Stages

作     者:熊延连 于振海 赵押金 熊艳蕾 陈东 赵冬梅 王翔 Xiong Yanlian;Yu Zhenhai;Zhao Yajin;Xiong Yanlei;Chen Dong;Zhao Dongmei;Wang Xiang

作者机构:滨州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烟台264000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流变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 

出 版 物:《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年 卷 期:2015年第37卷第1期

页      面:31-3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1[医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10[医学] 

基  金:滨州医学院科技重点计划(批准号:BY2012KJZD05)资助的课题 

主  题:血液保存 红细胞 力学性质 AFM 

摘      要:该文探讨了血液保存过程中随着保存时间的增加红细胞的细胞力学性质改变及其分子基础。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分别对不同保存时间的库存血红细胞力学性质进行检测,获得相应的力–距离曲线。对不同保存时间的红细胞硬度、变形性进行评估。对不同存储时间的红细胞脂质过氧化和膜蛋白巯基含量进行检测。对红细胞膜蛋白进行SDS-PAGE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其膜骨架蛋白分布、含量和相互作用的变化,探讨力学性质变化分子机制。研究发现,血液保存过程中,保存3周后红细胞杨氏模量显著增加,细胞硬度增大,力学性质下降(1 d:0.54±0.27 k Pa;21 d:0.71±0.57 k Pa;42 d:1.33±0.70 k Pa)。此时,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程度增加,膜蛋白巯基含量下降,膜蛋白巯基交联聚簇化,形成高分子聚合物(high molecular weight,HMW)。研究证明,库存血存储时间过长会导致细胞力学性质下降,成为影响输血质量的重要因素。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