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信息农业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95
出 版 物:《遥感学报》 (NATIONAL REMOTE SENSING BULLETIN)
年 卷 期:2005年第9卷第1期
页 面:100-105页
核心收录: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30030090)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2AA243011)
主 题:水稻 光谱植被指数 叶面积氮指数 产量 产量构成 预测模型
摘 要:基于地面实测的水稻冠层反射光谱,计算了常用的8个植被指数,并在产量形成生理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水稻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各植被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单一生育时期或某个生育阶段的光谱植被指数来直接估测产量精度较低。发现叶面积氮指数(叶片氮百分含量与叶面积指数的乘积)的变化趋势很好地反映了产量的形成过程,且与光谱植被指数极显著正相关,基于此建立了水稻的光谱植被指数-累积叶面积氮指数-产量估测模型(VICLANIYieldModel)。并将其与LAD-产量模型、多生育期复合估产模型进行了比较,表明本模型预测精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