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广东广州510632 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广东广州510080 第一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广东广州510515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广东广州510632
出 版 物:《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athophysiology)
年 卷 期:2001年第17卷第6期
页 面:538-54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基 金:广东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 (No .3435 5 0 ) 广东省卫生厅"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重点项目! (No .343470 )
主 题:肺肿瘤 凋亡 基因 P53 蛋白质P53 抗原决定簇
摘 要: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p5 3蛋白堆积水平和细胞骨架蛋白 18新抗原决定簇 (cytokeratin 18neo-epitope,CK - 18neo)的暴露情况 ,探讨p5 3蛋白和CK - 18neo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6 2例非小细胞肺癌以及 10例对照组织中p5 3蛋白的堆积和CK - 18neo的暴露情况。用显微图象分析仪测定p5 3免疫组化反应的强度 ,并作定量分析。以凋亡指数 (AI% )表示CK - 18neo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①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5 3的阳性检出率为 48 39% (鳞癌为 5 1 72 % ,腺癌为 45 45 % ) ,对照组p5 3的阳性率为0 0 0 % (P 0 0 1) ;②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AI%为 1 10 % (鳞癌 0 95 % ,腺癌 1 2 4% ) ,对照组为 1 0 6 % ,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③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5 3(- / + )、p5 3(5级 )和p5 3(PU)呈正直线相关关系 (P 0 0 1)。结论 :本实验结果提示 ,突变型p5 3基因可能参与NSCLC的发生机制 ,NSCLC的发生和发展与癌细胞的过度增生和细胞凋亡减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