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球孢白僵菌林间防治油茶黑褐盗毒蛾试验 收藏

球孢白僵菌林间防治油茶黑褐盗毒蛾试验

Study on the Biocontrol Experiment of Porthesia atereta by Beauveria bassiana in the Field

作     者:蔡守平 卢镜铭 何学友 韩国勇 丁珌 黄金水 CAI Shou-ping;LU Jing-ming;HE Xue-you;HAN Guo-yong;DING Bi;HUANG Jin-shui

作者机构: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南方山地用材林培育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12 福建省南平葫芦山国有林场福建南平353014 福建省福州北峰国有林场福建福州350021 

出 版 物:《福建林业科技》 (Journal of Fuji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13年第40卷第3期

页      面:25-28,61页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基  金:福建省林业厅科研项目(闽林科2009〔8〕) 国家林业局林业专利产业化推进工程项目(林用专化性白僵菌菌剂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福建省森林培育与林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 

主  题:白僵菌 黑褐盗毒蛾 粉炮 孢子悬浮液 油茶 

摘      要:应用球孢白僵菌不同剂型进行林间防治油茶黑褐盗毒蛾试验,通过林间施菌,套笼法检查防治效果,调查防治后油茶植株的虫口数和油茶叶片新增受害率,综合评价白僵菌林间防治该虫的效果。结果表明,以108孢子·mL-1白僵菌孢子悬浮液喷雾(B处理)防治效果最佳,施菌10 d后黑褐盗毒蛾幼虫死亡率达92.8%,防治效果达91.0%。白僵菌粉炮处理中,60个粉炮·hm-2(A2处理)、90个粉炮·hm-2(A3处理)2个处理间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10 d后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2.4%、85.3%,但显著高于30个粉炮·hm-2(A1处理)。白僵菌不同剂型防治后各处理组的虫口数、防治期间新增受害率均较防治前出现了显著的下降。其中虫口数下降最多的分别是A3、B、A2处理,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8.6%、88.4%、81.5%;B、A3、A2处理在防治期间新增受害率仅为5.3%、6.0%、8.3%,而对照的新增量为21.0%,防治效果十分显著。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