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市三峡库区植物生态与资源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 重庆文理学院生命科学系重庆永川402168
出 版 物:《生态学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06年第26卷第11期
页 面:3525-3532页
核心收录: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2002CB1115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0038830300047)
摘 要:通过样带调查和TWINSPAN、DCCA分析,从植物种、植物群落及其多样性与环境关系方面,研究了岷江上游土地岭大熊猫走廊带恢复植被的干扰状况。结果表明:应用TWINSPAN分类,并结合优势种组成、干扰状况分析及DCCA排序,可将植被划分为6个群落类型,同时划分出响应型、迟钝型、中度干扰忍耐型和重度干扰忍耐型4类干扰响应的植物类型。以样方物种和以样方多样性指数的DCCA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物种及群落的空间分布呈明显的聚集格局,反映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密切关系。DCCA排序图上,海拔差、坡形、与公路距离、坡度及道路条数对群落和物种分布有明显的影响,与干扰相关性最大的坡度、样地道路数目、与公路间的距离3个因子反映了植被的干扰梯度。干扰对土地岭恢复植被影响显著,干扰降低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同时阻碍了演替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