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损伤血管内膜增生及凝血纤溶功能... 收藏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损伤血管内膜增生及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

作     者:马晓静 张兴华 赵同 马红军 

作者机构:济南山东大学山东省立医院CCU250021 济南山东大学山东省立医院心脏科250021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出 版 物:《心肺血管病杂志》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Diseases)

年 卷 期:2006年第25卷第4期

页      面:225-227页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07[理学] 071006[理学-神经生物学] 

基  金:山东省立医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4ZQNJJ016) 

主  题: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血管成形术 凝血 动物模型  

摘      要:目的:建立兔髂动脉球囊损伤模型,观察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GM-CSF)对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及机体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新西兰雄性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GM-CSF组和对照组。GM-CSF组皮下注射GM-CSF10μg·kg-1·d-1,对照组皮下注射同等量生理盐水。7d后球囊扩张损伤一侧髂动脉。术后4周处死动物,采集标本,观察内膜增生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2周,4周耳缘静脉采血检测一氧化氮(NO)浓度、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t-PA)活性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1,PAI-1)活性。结果:术后4周病理组织学见GM-CSF组内膜增生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新生内膜中血管平滑肌细胞和纤维组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内皮较完整、光滑,管腔狭窄程度较轻。GM-CSF组术后2周,4周NO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1·9±11·6)μmol/Lvs(81·7±12·2)μmol/L];[(97·7±10·1)μmol/Lvs(83·2±12·6)μmol/L];术后1周,2周,4周t-PA活性2组均高于术前,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前、术后PAI-1活性差异无显著性,2组间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GM-CSF能促进损伤内膜修复,恢复正常内皮功能,且并未诱导球囊损伤动物机体的高凝状态。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